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大家关注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事业单位工资:绩效工资政策成定局?

    信息发布者:温沪快客
    2017-12-22 14:59:36    来源:牡丹江中公教育   转载

   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真的来了。山东、山西等省份都率先推行了工资政策新举措。总结起来,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无外乎两方面。

    一方面,是将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由固定制转为合同制。这响应了近年来国家“减负”的号召,将事业编慢慢转变为合同制。当然,在此过渡期间,国家也会给出很多利好政策。例如:支持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,且保留三年人事关系,这就有效的鼓励了有专业、有技术的人员走出去,主动适应改革转变,换句话说,如果创业成功或另谋高就了,国家支持,如果还觉得事业单位好,国家也欢迎回来。

    另一方面,就是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。无论工资改革方案最终如何,绩效工资政策是一定要执行了。至于具体如何考评绩效,各省的规定可能会略有差异。

    大体分为三种形式:

    1.·基本工资相对于绩效政策略有调整,大多数基本工资将调增;

    2.不同岗位分级管理,根据工作量与工作成果给予一定绩效工资;

    3.偏远地区、特殊岗位等将给予一定的津贴。绩效工资赋予单位更大的自主分配权,且增加绩效工资以后,几乎人均工资都会有一定的上调,对于大部分人这是利好政策。

    但一些人仍对绩效工资持不同的声音。例如:绩效工资评定标准如何确保公平?实施上是否会有效监督?绩效工资是否会引发新的灰色收入或不平等待遇?小编以为,这些不同的声音,会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而一点点得到改变,任何政策的实施都会慢慢趋向于成熟,最终会使大部分人收益。

    更多相关资讯请查看:http://mudanjiang.offcn.com/

    公众号请关注牡丹江中公教育(mdjoffcn)

    申论的语言表达

    申论的语言表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:

    1、准确。所谓准确,是指语言传输的信息绝不能有歧义。其中涉及的时间、地点、人员、范围、性质、程度等必须明确,解释要有惟一性。赞同、反对、肯定、否定,必须鲜明,不能含糊其辞。

    2、简明。所谓简明,就是要剔除语言中一切冗余信息,将主要的信息突现出来。要力求用最精要的文字符号实现预定的表达目的。

    3、规范。所谓规范,有两层含义。一是文章中使用的词语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,适于审阅者需要;二是要语出有据,不用方言,避免俗语,力戒生僻用语。语言应以得体、郑重为上。

    4、清晰。所谓清晰,是指用语的条理清晰,应能把握主次,辨明因果,从表达目的出发,安排句序、段次;语句之间、段落之间都要体现出合理、严谨的逻辑关系,力求将意义传达到最佳。

    5、和谐。所谓和谐,是指文章的理、据相谐。理,是观点、意见;据,是材料、实际情况。后者是对前者的支撑,二者要有必然的、内在的联系。“理”之正确与“据”之充实,互为表里、相辅相成。

    面试备考,这两点很重要

    一、“第一印象”

    1、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是人际交往中一条很重要的因素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首因效应。第一印象是指在与陌生人初次交往时留下的印象,这种印象会在进一步的交往中给对方的认识评价产生很大的影响,它容易引发“先入为主”的认知偏差。

    与人交往中初次接触的前期,我们会对交往对象做出许多方面的判断,这些判断的综合,就形成对该人的印象。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体会到第一印象对以后的交往产生的巨大影响,因此一旦你在“评估”方面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,这种印象或许会延伸到面试上。

    2、第一印象的形成要素。研究发现,对第一印象的形成较重要的特质有:相貌服饰、神情态度、言谈举止、气质修养等。

    二、仪表举止要注意的事项

    面试中,仪容举止是一个重要的测试要素。这种测试从考生叩门时就开始了,考生进入面试室前叩门动作,必须要体现报考职位应有的素养。

    1、进门:进入面试室之前,应轻叩房门二、三下,待得到考官的应允后才可进入。走进后,背对考官,将房门关上。如果门上上锁,最好先旋起锁舌,关上门后,再放开,以减轻关门声对他人的干扰。然后,缓慢转身面对考官。

    2、步入考场:考生要迈着优美、稳健的步子走向面试考官。考生要想显出朝气蓬勃、矫健有力,就应该以大腿为主动力点,用双胯向上提的力量带动双腿,抬头挺胸,伸直全身,重心落在脚尖,两臂自然摆。

    三步帮你解决语句排序题

    首先,看逻辑起点。从首句入手,从四个选项中优先考虑或者合理排除一些选项。首句的作用一般都是引出话题或者总领全文,因此,正确选项的首句往往是比较宏观的。也就是当考生看到一些总括句子,可以优先考虑作为正确选项。再者,结合首句的特点,考生还可以合理排除不符合首句原则的选项来缩小选择范围。那么不适合放在首句位置的句子有哪些呢?

    第一,以关联词后件为开头的句子。有“但是”引导转折后的句子,前面就必须先有转折前的句子存在。以此类推,无论是转折也好,递进、因果、假设也好,关联词后件引导的句子一般不作首句;

    第二,含指示代词的句子。指示代词往往是前文说了某个具体的指代对象,后文为了避免重复才使用的,所以一般也不作首句。通过看首句,考生可以排除一到两个选项,把选择的范围缩小。

    其次,看关键词句。考生应该在题干中寻找一些明显的标志词句,因为这些标志能够帮助我们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理出来。关联词、顺序词或指示代词,这些词能告诉你句子的先后顺序;重复性词语,能让你知道哪几个句子应该放在一起。找到这些规律之后,大家再看看下面的选项是否符合,不符合的可以排除,剩下的自然就成为正确答案。

    最后,看行文脉络。考生可以将自己初步确定的选项通读一遍,检验是否符合正常的行文脉络。如果是记叙文,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或者空间顺序来写作;如果是议论文,应该符合逻辑顺序,如从表面原因到根本原因。如果检验后发现选项符合写作的思路,则为正确答案。

    申论文章标题拟定

    一、以A为题、为标题

    这种情况不必再自拟标题,可直接以给定的题目展开文章写作。如果给定的标题模棱两可,稍显空洞,考生也可以将给定的标题作为主标题,再结合材料背景自拟一个副标题对主标题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。

    二、以A为副标题

    以A为副标题,那就必须让A出现在副标题中,而且必须给它添加一个主标题。这个主标题可以选取与写作对象相关的名言警句,也可以去题干或者材料中找理论性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高档词汇。

    三、以A为话题、主题、论题

    话题、主题、论题在命题上其实没有实质性区别,都是给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写作对象或角度。但是话题、主题、论题都不能直接拿来做标题,标题只能与他们相近但是不能相同。

    四、以A--B为题

    标题分为两截,中间用破折号隔开,这种情况是明确给定主标题、副标题的,所以此时不能自行拟写其他主标题或者副标题。

    逆推法巧解走走停停题目

    在行测考试中,行程问题一直是考生的一个老大难,而行程问题中的走走停停题目更是很多考生的梦魇,甚至有些考生看到这一类问题就直接放弃,严重影响备考的积极性,小编就用逆推法解走走停停与各位考生进行分享。

    例:甲乙两人计划从A地步行去B地,乙早上7:00出发,匀速步行前往,甲因事耽搁,9:00才出发。为了追上乙,甲决定跑步前进,跑步速度是乙步行速度的2.5倍,但每跑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,那么甲什么时候能够追上乙?

    A.10:20 B.12:10 C.14:30 D.16:10

    解析:何为逆推,就是解这类题目中可以去考虑清楚最后一个过程,之后再往前去逆推之前的一个周期。

    在解决这道题,先利用一个特值法,因为甲的速度是乙的2.5倍,故可以设乙的速度为2,甲的速度为5,因为乙提前两个小时出发,故拉开了2×2=4的距离,甲想要追上,故只要追上落后的4的距离即可,但是甲的是追半个小时,休息半个小时,计算可得前半个小时,甲追上0.5×(5-2)=1.5,后半个小时又落后0.5×2=1,相当于一个小时只追上0.5.

    逆推过程:甲想要追上的话只能在前半个小时才能追上,故最后半个小时最多只能追上1.5,往前逆推,那么就可以算出之前一个周期结束时甲至少已经追了4-1.5=2.5,因为一个小时综合只追了0.5,追了2.5,需要5个小时,再算上最后一个半小时,故总共需要5.5个小时,故答案为C。

    这一类题型是行程问题与交替合作中涉及负效率题型的结合,会有一定的难度,但是只要知道去逆推最后一个过程,算出之前周期结束时应该达到的效果,这其实就是行程问题中的“青蛙跳井”模型,理解好这个模型,就可以在以后备考过程中解题更具针对性。

    (温沪快客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